Wednesday, March 16, 2016

小时候爸爸和姐姐看辩论比赛,我不懂,只静静坐着看八位辩手口若悬河;
中学我开始参加辩论,开始觉得自己喜欢辩论,这条路要走下去;
大学先修班,兴致勃勃参与辩论组,无奈了无音讯,总在懊恼怎么我大学没有辩论队;
升上大一,机缘巧合之下,辩论队成立了,更难以置信的是,我正在筹备全辩。

常常有人问我,你怎么会喜欢辩论呢?嗯,或许存粹因为我喜欢说话,喜欢辩论时候的那种感觉吧。

热爱辩论的人很多,热血的人也不少。我曾经自以为我算是热血,可其实我不是。只能说自己有兴趣,喜欢。中学时期,我羡慕西马的辩友可以常常参加比赛打辩论,有更多机会接触种种与辩论有关的活动、资讯。碍于处在东马,华语辩论比赛少得可怜,幸运的话一年两场,否则只剩国会辩。一年一度的国会辩,其他学校可能会考虑是否要参加的一场;却是我们所期待 。只有州赛胜出,我们才有机会参加国赛。我的中学母校辩论组虽然曾经风光,可参与的人总是寥寥无几。看着别人学校需要透过校内比赛征选辩手,比赛可以换人上场,还有一班智囊团、教练,更不提大批支持者。而我们,全员人数屈指可数,能组成一队已经很棒。只有一位指导老师,而辩手是我们,搜集资料是我们,连练习时的计时员也是我们,模拟赛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望,还记得当时老师会说“站起来讲话的是正方,其他的做反方,不要忘记打岔啊” 。那自由辩呢,不就是我们站站坐坐,三四个人互问互答,有时候还得自己反驳自己的问题。参赛时,由于资金有限,有幸的话就可以带一位候补,不过通常都是三位辩手加上一位老师,四个人的阵型。

尽管如此,所幸中学时期每一年依然有接触辩论,可说获益匪浅。我们辩论实力和别人相比自叹不如,可那份热情却无可厚非,无奈种种限制下热情没得运用。

上了大学情况依然如此,我的大学华文本来就不受欢迎,更别提辩论。我们的辩论队和我中学时期非常相似,可庆幸我依然可以从学习。
全辩,我是从爸爸和姐姐口中得知,他们称它为大专辩论赛。那只是一个我曾经期盼憧憬的舞台,没想过如今实现了。我们自嘲是以“鱼腩队”身份出现,参与此项盛事。这次,我没有抱有任何野心,存有任何奢望;只自在于参与的过程,和从中所学到的。

对辩论的兴趣,始终如一;可对辩论的热忱,大不如前。
或许之前隔了几年没有接触辩论,或许觉得自己力不从心,又或许这些都是借口,我其实根本不算喜欢?或许。我也不解。

可我始终没有后悔参与辩论,更没有后悔继续坚持辩论。因为我知道,若我放弃,那将会成为我的遗憾。

无论这条路的终点站会在哪里,结果将会是如何;我依然庆幸,现在我正走在这条路上。 :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